中新网南京12月7日电 (记者 申冉)“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规划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可能性;江苏作为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大省,是非常适合德国工业4.0落地的土壤;南京江北国家新区则让我们环绕着优质的客户群体。”
今天,在江苏省会南京举行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刚刚落户南京江北新区两个月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其德方负责人、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生产设备和结构技术研究所(IPK)副所长霍尔格科尔博士,对于这次中德合作充满信心。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宏大愿景,让中国成为德国工业4.0落地应用的新天地。
弗劳恩霍夫协会生产设备和结构技术研究所(IPK)是德国推进“工业4.0”的重要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政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而聘请的5个德国专业机构之一。
2016年6月,在中德双方总理的见证下,IPK于南京市签订协议,共同在南京江北国家新区设立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
根据两国签订的首期5年合作协议,将通过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引进IPK在德国工业4.0领域的应用研究体系和专家团队,配以中国智能制造的相关应用研究专家团队,将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相关技术进行整合及研发,为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个性化定制研究和实施方案,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合力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平台。
据介绍,未来该研究院将在江北新区建立五大中心,包括: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应用中心、智能制造培训中心、智能制造展示中心和智能制造创新孵化中心。
“江苏是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大省,这里有成熟的制造技术和丰富的科教产业资源,依然是吸引我们的最大优势。”霍尔格科尔博士表示,南京江北新区未来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将让研究院环绕在大量的优质客户企业之间,这恰恰是德国工业4.0进行应用转化最好的环境。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巴登钢铁工程公司(BSE)也已就合作共同开发机器人应用、环保咨询、工厂培训等领域签订了框架协议,设立中德巴登南钢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基地,双方合作的“南京巴登冶金机器人系统集成试点示范”成功入选《中德智能制造合作2016年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作为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会员、华制智能已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德国工业4.0研究院”,在美国硅谷发起成立了“全球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希望在“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三大标准体系融合的过程中,扮演“全球连接器”的关键角色。
南京江北国家新区负责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德DNA”、“中美DNA”、“中英DNA”融入到中国智能制造的“血液”中来,中国制造业大省江苏的唯一一个国家新区,就以全球智能制造企业的聚集地和智能制造发展的高地为目标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