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解密荣耀手机“闪电”崛起

  5年前,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终端业务还是以做运营商转售市场为主,并不面向消费者。当时公司管理层认为,技术、规模以及运营商需求高于一切。2011年,华为终端公司开始谋求向2C转型,公司的理由是:想要打造全球顶级消费者品牌,华为终端必须具备强大的产品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公司制定新战略,决心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文化,从而支持终端业务部门应对中国以及全球的竞争。

  荣耀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尽管获得高层支持,但荣耀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既要转向2C公司,又要尝试新的业态,这里面涉及很多现实矛盾:如何在华为内部启动创新流程,如何说服运营商和传统渠道商,如何建立新的组织架构,如何让风险规避型的公司文化包容更多的实验和失败。

  从结果上看,荣耀似乎很好地管理了上述矛盾:在摸索和试运行一年之后,荣耀于2013年底独立运营。成立2年后,荣耀2015年卖出4000万台手机,销售额达到60亿美元。如今,荣耀已拥有8000万用户,在全球更是有超过1亿粉丝,在深度挖掘用户体验和消费者需求方面成绩斐然。

  不到3年时间,荣耀成功闪电扩张,不仅要归功于公司的早期战略——建立强大的产品和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荣耀建立了一支全情投入的创新团队,他们具备用户为先的战略思考能力,并能在克服阻力的同时推进创新。他们成功的秘诀是革新者心态、重视一线竞争以及确立长期思维。

  内生的创新组织

  荣耀初始团队成员均来自华为内部指派,最初只有8人。为了培养这个新生组织的创新能力,华为管理层没有设定任何具体目标,但提供资源支持。因此,该项目可以从零开始建立自身流程与价值标准:荣耀主攻线上渠道;在应对新挑战时,也总是从消费者角度去研判。

  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尝试,也为荣耀迅速打开局面。团队希望荣耀手机在新技术运用上能在公司内部领先,甚至做到业界领先。比如,2014年推出的荣耀6Plus是全球首款平行仿生摄像头手机,双摄像头的技术运用比苹果iPhone7 Plus还提前了2年;2016年推出的荣耀V8配备2K屏幕,其续航时间甚至超过三星的旗舰手机。

  如今荣耀已获得华为管理层的认可,尽管从内部培养人才创新费时费力,但目前荣耀团队更具备整体观念和长期意识。当荣耀团队在公司拥有自己的自主权和发言权时,他们不仅会考虑荣耀的未来,也会自觉遵从华为的长期战略。

  革新者心态

  保罗·格蒂说:“在快速变化的年代,经验可能是你最大的敌人。”即便华为的经验和公司文化令人称道,但荣耀的定位决定它必须以革新者身份通过层层考验。面对公司管理层、其他业务团队,甚至渠道商和供应商的一系列阻力,荣耀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克服。为了使创新不被否定或扭曲,荣耀在整个团队中始终宣扬革新者文化。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