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维维:失去的十六年

  有一类“候鸟型企业”,它们有着先天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先发优势,从来不忌惮市场的竞争。

  它们过于躁动,而难有坚守,它们不断地陷入“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跨界困境。

  反复折腾中,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十六年了,人们仍然记得“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在这个不缺对手的豆奶市场里,维维豆奶依然能站住脚跟。

  十六年过去,剔除收购来的白酒业务,以及即将出让的乳业公司,维维股份的市值仍然只有60亿~70亿元,与2000年上市时一度最高66亿元的市值基本一致。

  但是这十六年,维维股份在业务上并没有“按兵不动”。不仅如此,维维股份一直十分积极地发展业务多元化,力求在主营业务以外有所发展。

  只是这样积极地求变,似乎也只是原地踏步。

  “金融危机创伤后遗症”

  最初的维维股份还只是个卖豆奶粉的上市公司,业务单一。起初,维维股份绝对算是消费品行业的“高富帅”,因为豆奶市场这个品类几乎是维维股份一手开创出来的。1997年,维维豆奶销售额便达到13亿元。

  199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维维股份的营业收入从最高13亿元猛跌到1999年的9亿元左右,下跌幅度高达30%,这让维维股份的管理层危机意识猛增,感到迫切需要另一个主营业务增长点。

  到2015年,一个多元化的“帝国”已经形成,一个涉及饮料、白酒、乳业、食用油、房地产、贸易、茶叶等行业的“大帝国”。

  能够组建一个多元化、多产业的企业“帝国”,营收多元化,固然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多元化后的业务业绩却令人堪忧。维维股份的白酒业务在2015年的毛利率只有35.93%(业内平均毛利在50%以上)。被认为暴利的茶类毛利率也只有26.93%,植物蛋白饮料的毛利率只有14.45%,食用油则只有可怜的1.26%。

  到了2016年,多元化的业务不但没有改善,大部分业务营收还在加速下滑。2016年上半年,维维股份白酒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7.03%,每年贡献5亿多元的植物蛋白饮料业务,营收同比下滑9.67%,食用面粉与食用油的业务同比下滑13.78%……

  以上多项业务,虽然每年能为集团贡献几亿元的收入,但是在毛利率已极低的情况下,如果再扣除其他运营费用,那么大多数业务可能存在亏损。维维股份从高富帅变成了草根。

  在维维股份众多的项目中,最值得关注就是乳业和酒业的两次尝试。

  乳业:从源头开始的错误

  2001年,维维股份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军乳业。2002年收购珠江特区牛奶公司和新疆呼图壁怡然乳业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在呼图壁建起千头养牛场两个。同年,维维股份又投资1.6亿元成立西安维维乳业有限公司,收购了西安乃至西北规模最大的万头奶牛场。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