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青蛙王子童话破碎

  业绩下滑,创始人撤资,曾经的“本土婴童护理第一企业”青蛙王子大势已去。现在借助游戏转型,有些慌不择路。

  青蛙王子被抛弃了。

  在中国日化行业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中,青蛙王子一直被定义为本土婴童护理第一企业。但在经历业绩下滑、创始人撤资后,青蛙王子通过并购,准备进入电子竞技游戏。青蛙王子此次转型到底是要实现多元化,还是要玩转“资本魔方”?

  曾经的梦

  1998年,这家位于福建漳州的民营日化企业,产品主要以成人化妆品为主。用董事长李振辉的话说,“企业当时还处于原始积累的阶段,范围广、产品线长,还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如果以成人化妆品为主,将难以与国际品牌抗衡;如果以0-3岁婴幼儿护理为主,美国强生已经筑起了高高的门槛。最终,李振辉选择了儿童领域,专门为4~12岁的儿童生产护肤品,推出青蛙王子品牌。

  在当时,国内儿童用品市场上的品牌并不多。美国强生等国际品牌,主要进入一线市场的沃尔玛和家乐福,对二三线市场还保持观望态度。并且,强生当时的品牌影响力,对二三线市场的辐射力有限。青蛙王子看到了这些被忽略的市场,率先以河南省为试验田,组建业务团队,发展当地销售渠道。很快,青蛙王子已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覆盖各种类型的零售终端。

  不过对于日化产品来说,稳定的市场地位必须依靠品牌的影响力。在2005年,青蛙王子投资制作100集原创动画片《青蛙王子》,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动漫文化产业的日化企业。在当时青黄不接的原创动漫市场,这部100集的动画片完全可以当做文化产品出售。但青蛙王子没有贴片广告,也没有把它卖给电视台,而是允许各级电视台免费播放。

  《青蛙王子》系列动画片的开发与播放,在儿童群体中影响广泛。对于李振辉团队来讲,不仅青蛙王子这一品牌得到了传播,培养了忠实消费群体的同时,也稳步提升了青蛙王子品牌的价值与大众认知度。

  2008年,青蛙王子收购索罗公司旗下的两个品牌,并接收了其数千个销售网点。索罗公司是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美国儿童护理公司,青蛙王子曾为其旗下的两个品牌做贴牌加工业务。从原来的贴牌加工到品牌的自主经营,青蛙王子盘活了整个终端零售网络,并在美国注册了分公司。

  2011年,青蛙王子在香港注册上市。上市后为了实现多品牌战略,2012年青蛙王子收购了美国怡恩贝品牌。进行重组后,推出适用于孕前、孕中和产后妈咪以及0-3岁婴儿高端个人护理的新品牌怡恩贝。怡恩贝品牌的推出,是其多品牌线扩张经营战略的第一步。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