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中国为什么没有7-11?

  (原标题:中国为什么没有7-11?)

  一、 世界零售之王

  在零售业有一种说法:“世上只有两家便利店,7-11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

  作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企业,截至2016年2月底,7-11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已开了58904家连锁店。从美国诞生到引进日本逐渐发展壮大,再到泰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再到大陆市场,在每一个征战的市场上,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它的绿、红、橘的商标及闪耀在都市里的招牌,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

  单看7-11日本公司2016财年的财务表现,其零售总额2473亿人民币,总收入457亿人民币,利润93.8亿人民币,销售额和利润额都是全球业界第一。净利润率高达20.5%,远超过全球所有零售企业(全球平均水平在3%左右),同时,人均创造利润约116万人民币!更夸张的是,7-11的“坪效”是国内便利店的11倍,“人效”是国内的87倍,而存货周转率仅为国内的六分之一,两者效益和效率都相去甚远!

  同样是便利店,背靠全球最大的零售消费市场,国内便利店似乎跟7-11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我们不禁会问,7-11是喝了怎样的“超神水”,会让其他竞争对手都如此黯然失色?在零售业利润整体走低的大环境下,它为什么能创造如此之高的坪效、人效和净利润率?

  二、铃木的零售哲学

  铃木敏文,全球最大的便利店7-11的创始人,被日本媒体称为继松下幸之助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美国《哈佛商业评论》评价其为“融合东西方管理精神的最佳典范”,用他的零售哲学将一家濒临倒闭的零售企业打造为世界零售之王。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互联网+、没有O2O、没有电子商务、没有新零售,有的只是对用户的溺爱、对零售的虔诚,更有经营的哲学。

  1. 极致的单品管理。

  所谓单品,就是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差异的最小商品。对一种商品而言,当其品牌、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价格、产地等属性与其他商品存在不同时,可称为一个单品。单品管理模式就是将商品管理的重点直接放在所经营的每一个具体的商品上,通过细分化来明确顾客的需求差异,在经营过程中随时掌握每一种单品的销售动向、库存和趋势,不断调整商品结构,精确确定进货的数量和时间。

  在传统零售中,通常强调某一品类的销售量,商品都是按品类划分,例如饮料划分成碳酸和非碳酸品类。7-11对单品的管理极为精细,在做商品分析时,也是按照各类单品进行分析管理,分别对某款纯净水或茶饮料等进行分析,并非简单地按饮料类一概而论。根据销量、顾客的喜好把不同品类商品分为不同的单品,通过单品管理掌握了商品每一时刻的动态变化,实现备货的精准。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