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金帝:终遇有情郎

  作为经典国货,金帝并不缺少故事。但2016年的三次易主,却让人们对曾经的本土巧克力老大的经历唏嘘不已。当2016年12月7日,金帝被一家来自福建的民营企业——好邻居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好邻居)以2.06亿元人民币为对价收入囊中后,有人用了“下嫁”一词。

  都说门当户对很重要,但下嫁未必不幸福。从中粮的主打品牌,到民营企业的新兴伙伴,金帝此次的选择,或才真正遇到了“有情郎”。

  旧时老大成追忆

  金帝诞生的1990年,正值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普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对巧克力消费的需求开始逐步增加。所以,中粮国际投资设立深圳金帝食品有限公司,并兴建了占地28410平方米、亚洲最大的巧克力生产基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因为背靠央企中粮,金帝拥有了一份独一无二的资源,可以在当时的主要城市建立分支机构、进行直销,加上当时的市场尚属空白,金帝巧克力快速推向全国,牢牢占据着国内巧克力销售的头把交椅。

  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以德芙、吉百利、好时、费列罗等为代表的外资巧克力品牌的进入,金帝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凭借“情人节礼品”的精准定位、包装差异化和撇脂定价策略,配合以“金帝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等一系列、多渠道、高密度的广告宣传推广,金帝尽管开始走下坡路,但始终还处在第一方阵,维系着国产巧克力第一品牌的尊严。

  2006年,金帝以27.8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中国500个最具品牌排行榜224位。毫无疑问,金帝当时仍是巧克力企业中的佼佼者。

  明显的转折在2011年前后发生。彼时,董事长宁高宁主导的中粮集团改革传导到金帝母公司中国食品,在这次改革之中,原有的酒类、厨房食品、休闲食品、食用油等五个事业部被取消,变为分区制管理。大区经理不再按品类销售,要跨品类跨品牌操作,对快消品进行统一管理。

  这意味着,金帝原本独有的营销团队、渠道不复存在,而必须与油、饮料、酒等同台竞技、争抢资源。但这实际上困难重重,在现行的管理与考核体制之下,具有消费高弹性、需要持续刺激才能拉动销售,但只有几个亿营收规模的巧克力,在消费者众多、营收可达百亿的食用油、饮料、葡萄酒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被边缘化成为必然结果。

  恶性循环随之而来——营销跟不上,产品卖不动,收入越少,亏损越多。如此往复,2011~2014年,金帝共计亏损达4.5亿元,亏掉了“2.8个工厂”的价值。

  混改曾是金帝的希望所在。据传,作为国企改革试点单位,中粮集团拟对金帝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让业务骨干和重点经销商成为金帝的股东,改变经营模式,改造企业组织架构,重新激发金帝的活力。但是,随着中粮公司的人事变动,混改似乎戛然而止。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