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末,一则中粮集团公开表示出售五谷道场的消息又给寒冬市场淋了一盆水。
五谷道场在市场上并不陌生。它因“非油炸”概念走红,巅峰时期年销售额一度达到约20亿元。然而,辉煌仅是昙花一现。紧接着,五谷道场又经历了停产、转手中粮,回归市场却不见起色,2015年营收仅1亿元,最后还是没有逃过被中粮抛弃的命运。
五谷道场问世12年,却犹如跨过100年。命途多舛,这个词大概是五谷道场12年的轮回写照。
上半场:从巅峰到谷底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一战成名,是多少商人的梦想。中旺集团董事长王中旺也许是幸运的,他创办的中旺集团曾被称为行业里的黑马。1999年成立,2006年就荣登“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首,在当时的领奖台上,王中旺笑得忘乎所以。
与巨头联姻
1999年9月,王中旺和13个农民凑了170万元,成立了隆尧县中旺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了“一碗香”等低端品牌。2000年年底,中旺食品月销售额已经达到1000多万元,当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2002年,中旺食品销售收入近5亿元,挤进方便面行业5强。
中旺食品的发展速度很快,被康师傅看上了。中旺的主要市场在农村,而康师傅在农村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和渠道,所以,这样的结合对康师傅来讲是市场互补。2003年12月26日,中旺食品与康师傅合资成立了河北三太子实业有限公司。
三太子当时在农村市场卖得非常好。但是,不久以后,王老板和康师傅出现了分歧。在康师傅战略定位里,希望三太子往低端农村市场打,但是王老板不服,他认为我不应该仅仅做农村市场,我要实现更大的价值。
从这个时候开始,中旺和康师傅逐渐开始分家了。康师傅说,我们因为不了解中旺,所以进入;因为了解,所以退出。
五谷道场诞生 赶上风口快速增长
王老板去日本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非油炸方便面的工艺。非油炸方便面在日本市场大概占到15%-20%,当时中国没有,所以他看到这个工艺就像找到了尚方宝剑,非常兴奋。随后就开始找高人组建团队,大力度投资非油炸方便面,于是五谷道场诞生了。
2005年4月,卫生部曾下发文件质疑薯条等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拒绝油炸,还我健康”,五谷道场的定位刚好赶上风口。在做广告时,五谷道场也是毫不手软,2006年,在央视大概投了8000多万元的广告。
在广告轰炸的同时,五谷道场在市场上也开始大显身手。问世前三个月,就在各个城市的高档社区、写字楼、学校和车站码头等地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活动。当它正式面向市场的时候,加上广告效应,第一个月便取得了600万元的销售业绩。紧接着,五谷道场开始在全国12个城市集中上市,并迅速在全国建立起38家分公司,办事处也达八十多家。等着拉货的大卡车在各地的生产车间排起了长龙。2006年,五谷道场销售额5亿元,增长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