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屈臣氏:迟来的变革

  进入中国市场二十余年,屈臣氏升级门店的速度从未像今天这样急切过。

  4月,屈臣氏潮流店在上海正大广场开业,经典的黑白配色、加上彩色霓虹灯,把这里跟传统的屈臣氏门店区别开来。设计之外,店内设置了体验区,提供AR虚拟试妆、皮肤测试服务,并引入了更多日韩美妆品牌。这是屈臣氏在内地的第3000家门店,它计划在今年升级或新开560家这样的门店。

  三个月前,这家个人护理零售巨头刚在上海开出第八代门店,加大了彩妆和进口商品的占比。这距离其2016年年中推出第七代门店只过去了半年,就在这半年里,屈臣氏还开出了首个设置“彩妆体验中心”的门店。

20170602140201.jpg

屈臣氏潮流店

  短时间内连续升级门店,甚至不惜颠覆沿用多年经典店面形象的背后,是业绩承压下,这家老牌零售企业试图消解外界对其或将就此落伍担忧的尝试,以及它想要重新赢回消费者的急切心情。

  2016年,屈臣氏在内地新增446家新店,门店总数达到2929家,业绩增速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而这种增长放缓已经持续了3年。从2013年到2016年,屈臣氏中国内地市场业绩增幅一路从23%、14%、9%跌到了-3.82%。屈臣氏正被笼罩在业绩下滑的阴霾中。

  曾经的光环已经消失不见

  如果不是因为新鞋磨脚,临时需要买“后跟贴”,杨雨想不出必须去屈臣氏的理由。

  这个用蓝、白两色做基调、以售卖个人护理产品为特色的地方,曾是她最爱逛的店铺之一。彼时,屈臣氏是特别的。

  有辨识度的店招和店面设计,划分鲜明的产品区域、颇有吸引力的促销堆头、首先从形象上把屈臣氏跟一般的超市和百货店化妆品专柜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能提供许多独特的商品和高性价比的自有品牌产品,以及专业的导购服务,帮屈臣氏吸引了众多像杨雨这样的年轻女性消费者。

  1989年,中国内地首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北京开业,它被视为内地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业的起点。当时“个人护理”的概念为屈臣氏所独有,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者。

  品牌商们争相把自家最新、最好的产品摆上屈臣氏的货架。抢个好位置、做好陈列和促销,加上整体宣传,产品就可能迅速蹿红。杨雨最早就是在屈臣氏认识了美即、一叶子和森田。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屈臣氏都是品牌商推新品、消费者认识新产品的优选渠道。

  以美即面膜为例,2005年,其与屈臣氏达成合作,开始在屈臣氏销售。四年后,美即面膜在中国面膜市场的渗透率迅速扩张至15%。据统计,2013年美即面膜在屈臣氏渠道的零售额为4.675亿元,占美即面膜整体销售额的70%。一叶子直到现在还在屈臣氏有很高销量,根据今年4月中旬屈臣氏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销售情况,一叶子以1.67亿元的成绩成为该季度屈臣氏的销量冠军。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