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以后,中国肯定不会还是BAT的格局,企业格局肯定会“面目全非”。
易到的今天,总结来说谁也怨不得,今天的果都是昨天种下的因。
回想起二十多岁第一次创业,犯了很多错误。当时我聊以自慰,觉得太好了,在年轻的时候,付出这么小的代价,学到了这么多东西,以后就可以避免犯这些错误了。
后来,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我还是不断在犯错。我才发现,错误和失败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曾经我希望易到能做到随时随地都有车,不管你是在北京的CBD还是偏远的喀什小镇,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刮风下雨还是天空晴朗。我希望用户可以在易到的车上更好地享受后座的时光。你的人生可以难得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乐视最终还是像一个白衣骑士一样冲到面前,以并购的方式投资了易到。
那个时候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觉得公司终于被救了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创始人,签字交割那一刻,你也知道这个公司从此不是你的了,但你又还要继续为它的前途和命运担心,还要守护着它。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
如果当时没有乐视的投资,易到有可能会更好。
失败的反思
当初的选择一定有它的合理性,既然选择了,就要拥抱它。只能说回望过去,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一个开创者为什么不是领先者,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我无数次问自己。
一、各家都打价格战的时候,我們的做法是绝不参战,结果很惨痛。
我们过去有洁癖,鄙视抄袭,鄙视价格战,强调原创,对手做我们就不做。而这个行业恰恰就是个高频、大众的行业,没有什么比价格撬动更高效的。现在我觉得,竞争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2014年,红杉资本的周逵找到我,跟我谈了3个小时,但我拒绝了红杉的投资。后来这个行业融的钱越来越多,不断加码,我们没跟上,错失了机会。
另外,行业之所以会有价格战,我觉得首先是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教育市场。第二,更关键的,这还是一场竞争,只有老大或老二才有可能生存下来。这是一个豪赌。
用互联网做服务,要用户越多越好,时长或频次越高越好。我们可以为用户创造新的、差异化的价值,但我们最好不要筛选掉差异化的用户群。
也就是说,互联网商业的战略定位一定应该是全网用户。
不要试图在互联网上把高端差异化的服务作为业务的起点,那会很艰辛很慢,而且没有护城河。
二、我们忽视了竞争,对竞争的血腥程度没有足够的预见。
对手做的任何行为我们几乎从没跟进过,补贴也不跟进,总觉得眼光应该放在客户身上,而不是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