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滑,公司发展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此担心的不仅是雷军等小米高管和背后投资人,还有京东董事长刘强东等合作伙伴。
在一次内部交流中,刘强东与高管探讨,小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会不会有大的危机?某高管回应称,小米是短期阵痛,但不会崩盘。一位京东内部人士对深网透露,手机行业刘强东特别关注三家公司——乐视、小米和锤子,京东是小米网之外小米手机最大的销售渠道。
同样担心小米出问题的,还有运营商。2016年8月与小米签署全年3000万台包销协议的中国移动,也在密切关注小米的走向。一位中国移动的负责人心里也很没底,担心小米出现危机后危及双方的合作,因为以往一家手机公司一旦下滑,往往就兵败如山倒。
小米做的两件事打消了这位中国移动负责人的顾虑,最近他告诉小米众多高管,“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居然出了小米MIX,这款产品对你们的销量没有任何帮助;你们一家一家去开小米之家,很费劲,对你们的销量帮助也不大,这不是一家已经泄气的公司会做的事。”
直到2017年7月,合作伙伴的所有担心才随着雷军的一封公开信渐渐散去。雷军在信中公布了小米手机第二季度成绩单,单季出货量2316万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用数据证明小米已实现触底反弹。2017年小米又接**布了小米6、MIX2等产品,在一年低谷期的蛰伏之后,公司重新走上了正轨。
雷军说,小米能够实现大逆转,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整个公司在2016年进行了全方位的补课。在研发和供应链层面,联合创始人周光平被撤换,由雷军亲自负责;在渠道方面,总裁林斌大规模开线下店,并发动全国群众开小店狙击OV等对手;在国际化方面,印度市场业绩提升,刮起“小米旋风”。
最重要的是小米由此开始了一家创业公司向成熟大公司的进化。淘汰不合适的老员工,几乎是所有成功的创业公司都会遇见的问题,小米和雷军在处理周光平的问题上表现出了足够决心;将重心从赖以成功的线上业务转移到线下开实体店和小店,小米在模式上做出了变革;进入印度市场,则为其积累了国际化的信心。
惨胜如败背后的供应链危机
小米的危机和逆转都从周光平和他所管理的产品、供应链开始。
2017年4月6日,小米成立7周年,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黎万强在朋友圈发布了小米几位创始人的最新合影。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照片中小米创始人团队由以往的8个人变成了如今的7个人,少掉的那个就是首席科学家周光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