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ofo内忧外患的“宫斗剧”

  20天前,ofo小黄车CEO戴威现身北大光华论坛。在近15分钟的演讲中,这位身披红巾、意气风发的90后师兄,与在场近千名学子分享了“共享出行革命”的愿景,共赢得四次掌声。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共享单车“是否被过度投放”被再次提及。显然,戴威对于这类问题应答自如。毕竟在过往的一年中,对于共享单车的“表面现象”,他已在多个场合回答了数十次,答案可谓烂熟于心。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共享单车“是否被过度投放”被再次提及。显然,戴威对于这类问题应答自如。毕竟在过往的一年中,对于共享单车的“表面现象”,他已在多个场合回答了数十次,答案可谓烂熟于心。

  然而,在座的学子中很少有人知晓:师兄真正关注的早已不是投放,他一手创建的ofo,在内部管理和商业模式上均受到质疑,而一场涉及创始团队、投资人、股东的“宫斗剧”正在上演。在这场剧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权势利益盘根错节,事态棘手史无前例且终局难料。

  内部的“粗放”管理

  在外界看来,ofo和摩拜单车早已进入双寡头时代,但双方的内斗从未终止。

  一位ofo内部人士告诉新浪科技,一年来,公司对多家竞争对手采取了针对策略,涉及市场投放、数据统计、宣传部署等,“连对外宣传的融资金额也会斟酌”。

  今年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获得6亿美元融资,创当时行业记录。7月初,ofo随即宣布7亿美元融资。

  “实际上这次金额也是6亿”,该人士称,宣传7亿是为了“压”对手一头,以便挂上行业记录的头衔。

  在经营管理方面,ofo则略显粗放,在财务方面亦出现过坏账。

  “嫌我们花钱多了,不让弄了”,参与过ofo活动策划的公关公司向新浪科技透露,在去年的几次活动中,ofo公关费用花费了近百万元,此举受到了ofo财务方面的质疑,并暂停了该公司的后续工作,“还是当时他们管理得乱,才会导致这样”。对于公关公司的说法,ofo官方给予明确否认。

  不久前,有媒体曾曝出,ofo的供应链回扣高达每车10块钱。对于这家号称拥有2000余万辆的企业而言,从中可谋取的利益十分可观。

  而在ofo的管理层中,几名90后奢侈品消费成风,一人拥有一辆特斯拉。虽然特斯拉算不上昂贵,但创业团队集体高调的案例并不多见,这也让外界对ofo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堪忧。

  不仅如此,在此前走访天津王庆坨镇时,有工厂曾明确指出,ofo的订金久未到位,账期一再拉长,导致已生产的车辆被视为放弃,投资扩大的生产线被搁置,工厂蒙受亏损。该工厂认为,ofo过度扩张导致烧钱过快,最终使得资金运转失控。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