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中兴危机,半生基业命悬一线,77岁的侯为贵重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没有人会比中兴的创始人侯为贵,更明白这句话其中的苦楚和无奈。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因违反美国规定,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的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时长7年,解禁时间为2025年3月13日。

  根据外媒公布的制裁禁令,美国商务部除了禁止美国厂商向中兴销售零部件,还禁止他们向中兴提供任何技术服务或技术支援。

  这就意味着,如果侯为贵不能尽快解除这次“封杀”,在“缺芯”状态下,中兴极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显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想到的是,76岁的侯为贵退休不到2年,再次踏上征程,临危受命。而他作为创始人,之前已经为中兴工作了30余年了。

  01

  创一代的探索和中兴的崛起

  1985年,43岁的侯为贵来到深圳,创办了深圳中兴半导公司,这就是中兴通讯的前身。

  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步中的中国通信行业炙手可热。侯为贵也在探索中发现了通信设备的商机。

  1986年,侯为贵用做贸易挣来的钱成立研发小组,专攻交换机领域,3年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兴也随之转型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到了1992年,中兴合同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

  几年的发展,让中兴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也在产权模式上进行了创新。1993年,侯为贵推动了中兴第一次产权改革,与30多名自然人组建了民营企业中兴维先通;与691厂、深圳广宇工业合资成立了中兴新通讯,两家国有企业控股51%,维先通占股份49%,并由后者承担经营责任,侯为贵出任总经理。这一举措开创了国内“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混合经济模式,也奠定了中兴以后的发展基础。

  此后,侯为贵又在摸索尝试中成功抓住了通信市场的三大机遇:CNMA(源码分址)、小灵通和手机。

  在2001年联通启动CNMA项目、网络建设大招标中,中兴拿到了10省交换及基站系统采购合同,占7.5%市场份额。在2002年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中兴再次中彩,夺得15%的份额。

  而在“突然”出现的“小灵通”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缺面前,许多厂商措手不及,而中兴则能够迅速调整到位,及时切入小灵通市场。

  至于手机,2003年中兴三大类手机销售量达到450万部,岁末月销量居然达到创记录的100万以上,手机销售额已占到中兴总销售额的近20%。

  2004年,中兴通讯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场成功上市。

  不过在对国外市场的选择上,中兴并没有平均发力。侯为贵认为,中兴在国外市场的资源投入和战略部署基本上满足“二八定律”,也就是说,80%的投入是在发展中国家,20%在发达国家。出于对成本更为关注,中兴在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