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遗忘比敌视更可怕。一个品牌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那些曾经让他骄傲的铁粉们。
魅族、锤子、小米,黄章、罗永浩、雷军。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一类手机,而雷军与他们却是两类人。这类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的手机,在不同性格、不同做派的掌门人手里,也就有了迥异的结局。
掌门人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样的品牌才能更有生命力?什么样的手机,才是诸神争霸后的幸存者?
在9年前,魅族是最富有想象的中国智能机品牌。黄章几乎凭一己之力,完成了魅族M8的整个研发、生产和流通。
魅族M8如此受欢迎,以至于黄章被誉为“黄教主”,有粉丝战了4个省,倒了3趟火车买了3台M8手机。手机界也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互联网“自来水”。黄章以国产智能手机界最牛产品经理,功成身退。
在随后的4年中,魅族受到来自三星、苹果等全方位的挑战,直至被黄章称为“骗子”“小偷”的小米,完成了华丽的逆袭。
4年后,黄章第一次出山,露面了数天。魅族战略从“小而美”,变成了“机海战术”,要“作为小米的老师,目标(全国)前三是必须的,不然都不好意思出门”。最终在销售数量上,魅族用2000多万台的年销售量,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追赶;但在利润上,黄章却挖出了一个10亿元净亏损的巨坑。
2017年,黄章再次出山,誓要打造一款梦想机。只是魅族已经在各大手机排行榜中,沦为“其他手机”。这次的难度比上一次更大,周折也更多。
在产品爆炸的时代,创始人们喜欢把个人魅力赋予到产品文化、企业管理上。但过于个人意志的表达,往往把这些产品做成了小众品牌。魅族即黄章,黄章就是魅族的天花板。
在互联网和科技界,他的性格和做派都是一种标志,解释了工匠精神、企业管理、商业运作,这三个核心圈的中心和边界。
1
被膜拜与被膜败
2018年4月22日,浙江乌镇。
魅族CMO杨柘款款到巨幕电子屏前,发布了黄章回归后,向公司15周年致敬的旗舰机:魅族15。在这场“见真章”的发布会上,回归魅族后闭关一年的黄章,仍然没有出现在现场。
发布会后,“煤油”(魅族粉丝昵称)对这款产品无比失望,把魅族15调侃为“2016年真旗舰”。因为它采用了两年前的顶配芯片+去年年初的友商产品外观,雷得“煤油”们外焦里嫩。
事后,黄章像往常一样,在魅族论坛发帖:“魅族15只是我的小试牛刀,真正的大招在16。”
没想到“煤油”们在帖子后面疯狂刷楼,“魅族16只是我的一个大招,真正的实力在17,真正的梦想在18,真正的满意在19……”换句话说,对于多年脱离一线的黄章,“煤油”们习惯了他的空话和吹夸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