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stco内部,有两条硬性规定帮助了高质量的产品卖得便宜。一个是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高过则需要汇报CEO,再经董事会批准。第二就是,如果外部供应商在别的地方定的价格比在Costco的还低,那么它的商品将永远不会再出现在Costco的货架上。这两条严格地执行下来,才造就了Costco商品的低价,平均的毛利率只有7%,而一般超市的毛利率会在15%-25%。
正是得益于以最低价格提供最优质商品及服务,高效运营、快速周转的策略,与行业龙头沃尔玛相比,Costco虽然起步较晚,却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
1983年,第一家Costco门店开业,当时沃尔玛已经成立20多年,是世界第一大零售企业。1992年,公司门店数达到100家。1993年,公司与老牌仓储超市Price Club合并。1995年,公司推出自有品牌Kirkland,同年,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公司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到2017年,Costco已经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100亿美元、会员数超过8800万人,全美第二大零售商和第一大仓储式连锁会员制量贩店,在《财富》杂志2017年度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中排名第37位。
Costco作为会员制仓储超市的创始者,在较偏远位置开设超级大店(平均单店经营面积1.34万平方米)并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以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精简SKU(库存量单位,2016年约3700个)、严控品质、仓储式摆货、大包装销售,以最低价格提供最优质商品及服务(2016年毛利率13.3%),高效运营、快速周转(2016年存货周转天数31天),以会员费盈利。
精准定位
Costco前身是Price Costco,于1997年10月由1976年在加州圣迭戈成立的Price Club和1983年在华盛顿州西雅图成立的Costco合并成立。1999年,Price Costco更名为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
Costco将目标客户群体精准定位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和个人,这部分消费者普遍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拥有个人住宅和汽车,并不追求廉价商品,而是青睐于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并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自己的购买需求,愿意大批量进行购物。Costco的定位,避开与山姆会员店等同行(一般定位大众消费)的正面竞争,也减少了与其他的杂货店、便利店的竞争。
针对中产阶级的购物习惯,Costco主要在城郊的门店选址,将会员费定价在60-120美元/年,通过大包装量贩式的销售模式降低商品成本,并通过精选商品和减少SKU降低消费者购物的时间成本,实现高性价比,结合各种附加服务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使得公司能够保证会员忠诚度,维持业绩的稳定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