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电商经济电商

缺钱的OfO,正倔强地活着

  暴雨袭来的7月,如北京城一样,ofo也正经历着风雨洗礼!

  近两日,有关ofo的传闻不断,先是其正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计划未来60天内逐步结束澳大利亚运营,街头单车将被移放入仓库,并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减少”其在悉尼和阿德莱德的业务。

  随后,用户还发现,刚刚更新的小黄车App竟然出现了信息流、现金贷以及网络商城等非出行领域的新板块业务。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ofo正在为实现“自我造血”而顽强的活着。

  出海的共享单车,或遇水土不服

  ofo表示,此次公司做出的是“战略性决定,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而这仅是ofo海外撤退的一个市场,根据全天候科技报道,几天前,ofo还宣布退出中东及以色列市场。

  另据动点科技消息,ofo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已经被解雇,除了浦那(Pune),ofo现在已经终止了印度其他城市业务。此时距离ofo进驻该地区仅2个月。

  事实上,今年6月,就有消息爆出ofo正进行裁员,其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

  随后,公司联合创始人于信发朋友圈称报道不实,属无稽之谈,并表示ofo海外业务仅新加坡的营收就比其他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高。

  也许报道尚未得到ofo方面证实,但不平静的海外风波,似乎都在流露一个信号:ofo的海外布局正在收缩。

  也许这是所谓的“战略调整”,但细想下来,摊子铺的过大的海外市场,太容易拖累现下的ofo。

  说起出海,小黄车联合创始人于信曾表示,当时ofo出海更像是焦虑驱动下不得不迈出的一步。

  2016年10月初,当时负责华南区业务的于信被戴威叫回北京,在那场只有几个创始人在场的并不太正规的“会议”上,戴威提出两个人事任命,其中之一便是于信暂停广州拓展业务,开始准备走国际化。2016年12月,ofo正式对外发布全球战略。

  有报道称,其实于信当时并不不太同意戴维的决定,认为其就是为了在速度上快过竞争对手,让后来者无法进入(海外市场)。

  也因此,在扩张速度上,与ofo早期在国内的迅速扩张如出一辙,截至2017年底,ofo海外运营城市已超过50城。

  而同一阶段,摩拜、小蓝车等大小巨头们也都纷纷加入海外业务扩张的阵营。

  然而,适合中国人的好产品,放之四海并非皆好。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 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 用户需求旺盛,为共享单车出海提供良好市场机会,但海外市场自行车售价相对较高,同时,政府监管、水土不服等问题也是这些出海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巨头把战火蔓延到海外,摩拜和ofo不约而同把新加坡作为第一个海外战场。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