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了时长 赢得了满意
——安徽检验检疫局提升工作效率纪实
□陈 静
“以前危险化学品出口报检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先打电话预约,备齐货物再报检,基本上当天就出证,2-3天能放行,非常快!”对于安徽安庆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供销储运中心副主任程静来说,这是检验检疫部门压缩流程时长带来的最直接变化。
货物平均放行时长是衡量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指标,不仅集中反映检验检疫部门整体业务水平,更关乎企业对检验检疫体制机制改革的质量获得感。安徽检验检疫局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检验检疫流程时限的减法和服务外贸发展的加法,努力实现把关有效、通关高效。
向行动要效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要求“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切实解决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检验检疫和通关流程繁琐、企业投诉无门等突出问题”。
中央有要求,地方有需求,服务对象有诉求。安徽局党组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省范围开展集中调研,局领导带队下基层、入企业,找问题、访实情,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广泛收集关于检验检疫通关流程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如何规范一线执法、加强风险预警、改进检验监管等问题,形成了整改落实思路和举措。《关于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的意见》和“压缩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放行时间的九项措施”迅速出台。覆盖全省出入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邮寄物、人员及其携带物的《检验检疫流程时限管理工作规范》和《流程时限表》发布。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领域的“空检海放”“边检边放”落地施行……
“今年第四季度检验检疫全流程时长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再缩短三分之一,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安徽局局长吕小斌说。
向改革要效率
以服务贸易便利化为目标,重新审视制度、流程、环节和内部管理,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创新和制度健全完善,是安徽局压缩流程时长工作的一个重点。
该局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合理统筹、细化分配各节点时限,在小环节压缩工作时限,大环节控制超时问题。做好分类管理,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范围,对检验检疫信用管理AA级、A级企业降低监督抽查和开箱查验比例,完善快速验放后续监管措施,实现监管模式动态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