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质监局发布35项地方标准
推进城市管理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范》对北京市7000余座公共厕所的质量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旅游特色小镇设施与服务规范》首次明确了首都旅游特色小镇的定义、《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是全国首个出台的社区管理方面的标准……中国质量报记者从北京市质监局近日召开的地方标准新闻媒体解读会上获悉,北京市质监局近日批准发布《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等35项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北京市2017年累计发布140项地方标准。
北京市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赖东表示,按照标准化法和《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政策要求,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完成了35项标准立项、批准发布等工作程序,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工作需求,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标准研究编制工作。每项标准均已明确了归口部门、实施部门和实施措施。在各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全过程向社会公开。
据北京市旅游委产业发展促进处副处长于军介绍,北京市旅游委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市的特色小镇发展存在有产品无特色、有市场无效益、有文化无体验、有局部缺整体、有景区缺配套、有参与缺深度等6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出台一个创建与实施服务方面的标准,根据中央的精神和京津冀区域发展、北京市旅游休闲体系建设的需要,制定出台了地方标准《旅游特色小镇设施与服务规范》。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北京市的旅游特色小镇的定义。旅游特色小镇的创建将突破行政乡镇的建制,北京市目前有114个镇、38个乡、3937个村,都可以根据标准来创建旅游特色小镇。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环卫处主任科员季杨介绍说,根据北京市公共厕所分类管理、提升整体品质的思路,在去年出台了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制定出台了地标《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范》,该标准是对2006年版本标准的修订,对首都公共厕所的质量、服务、安全、维护、检查、台账和记录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处长杨宝山介绍说,《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是全国第一家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规范。北京市民政局联合组织部、社工委历时5年完成,实地调研了北京市16个区、54个乡镇的100多个社区,是对北京市20余年社区建设经验的总结提炼,体现了创新的特点、目标导向和协商共治的治理理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