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质量时代 奏响质量强音
——珠海检验检疫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明瑶
10月11日,全国首个制冷设备、办公设备及耗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珠海。珠海检验检疫局加强质量工作,支持地方发展又注入新的动力。
促产业发展产品升级,引导消费回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探索监管效能新路径,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珠海局一系列举措背后,“质量”是贯穿工作始终的重要线索。
质量提升“改变”速度放缓
珠海被誉为“世界打印耗材之都”,汇聚了680家打印耗材企业,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78.6%的色带、68.4%的兼容墨盒以及40.1%的兼容鼓粉盒都来自珠海。
随着打印设备及耗材产业发展,增长速度日趋缓慢,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受到冲击。突破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紧箍咒”,是珠海打印耗材企业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需要,也是珠海检验检疫人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为挖掘产业集群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珠海局依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构建建设保障、质量安全监管、风险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建设国家级打印耗材质量安全示范区。
通过示范区出口产品质量分析,协助企业查找产品退运原因,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23家企业46人次开展ISO9001-2016版标准培训,与34家耗材企业签订研发补贴协议,为其制定产品检测方案,提供整改建议。帮助34家生产企业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了质量风险防控能力。派员摸查企业自检自控能力状况,对照示范区准入标准发现问题100余项,提出改进建议80多条。2016年,珠海地区出口打印耗材因质量原因被退运11批,同比减少60%以上,且无一批退运涉及安全环保项目。2017年,示范区两家企业获评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和中国质量“双A”诚信企业。
目前,促进打印耗材对外贸易便利化等13条措施悉数落地。珠海局与珠海打印耗材协会共建的“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办公设备及耗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TBT/SPS通报机制和多边及双边合作机制,帮助出口企业争取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提高企业预警和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