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信息金融信息

首个跨境零售产品质量标准发布 用标准为“全球

□ 本报记者 彭 燮

10月27日,第4届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上透露了一组新数据。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2016年,我国网购的保税进口商品总额为256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销售额将达到12万亿元,每年以35%到40%之间的速度增长。

虽然跨境零售贸易额不断增长,但消费者对于跨境零售商品及服务却不甚满意。来自中消协的统计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相关投诉已经占到电商消费者投诉的20%以上,其中主要是质量投诉。

不合格率远高于普通进口货物

《2017年度跨境电商质量安全监测报告》显示,各类商品的安全卫生项目总合格率为94.66%。电器合格率为83.33%;玩具合格率为91.89%;服装家纺等合格率为91.51%,食品合格率为96.33%。

“我们在某些橡皮检测到含量较高的有毒物质,超过玩具标准的236倍;还发现了一些商品的成分与宣称不符,比如乳胶枕头含量标注不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国家监测中心新闻发言人耿菲菲表示。

质检总局通关业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食品和化妆品抽检不合格率达到了4.6%,为同期一般货物进口不合格率的5倍多。”

新兴商业模式给监管带来挑战

据悉,跨境零售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其交易产品的特殊性、物流模式的创新性以及经营模式的多样性,给质量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标准上看,我国还没有发布适用于跨境零售电商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而标准的缺失也导致在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以及保障消费者安全和权益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所专家李强表示,跨境零售标准的缺失,不仅导致监管部门和平台企业难以对跨境零售商品进行有效监管治理,还为“假洋货”“劣质货”涌入国内提供了便利。

“2011年起,阿里品控小二们就已经开始通过抽检保障商品品质,每年拿出1亿资金发起8万多单商品抽检。没有跨境零售商品标准,意味着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依据,而我们所有的品控业务逻辑将失去基石。”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副总裁Alan Chan表示。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