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跨境电商生态圈
——浙江检验检疫局开展跨境电商产业质量提升行动侧记
□陆 洋 杨 振 陈 浩
近年来,电子商务经济快速发展让杭州成为全球电子商务之都,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蓬勃力量。
成功将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培育成国内外电商交易主要平台后,杭州又抓住跨境电商这一新兴经济业态发展机遇,成功抢占跨境进口业务制高点,于2015年3月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杭州综试区)。
产品质量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如何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发展,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在制度保障、模式创新、合作共赢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0到160亿元的突破
据统计,截至9月20日,杭州综试区共备案企业1116家,备案商品27427种,通过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邮包达1.17亿件,实现进出口交易额突破167亿元。
目前,杭州综试区已有下城、下沙、空港、临安和江干等13个分园区,通过构建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以及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六体系两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
“杭州综试区的使命是打造全国样板,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经验。”杭州局副局长刘忠华说。2013年试点之初,杭州局提出探索实施“前期备案、提前监管、后期跟踪、质量监控”出境电商监管模式和“提前申报备案、入区集中检疫、出区分批核销、质量安全追溯”进境电商监管模式,被质检总局认可固化并向其他试点城市推广。2015年,杭州局在监管模式、负面清单、风险监控、关检合作方面形成首批4条可复制推广经验。2016年1月,国务院同意设立天津等第二批1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明确要求复制推广杭州综试区经验做法,其中就包含杭州局4条经验。
质量是跨境电商的生命线
抽样441批、不合格52批,不合格率12%。这是今年1-8月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线上抽检数据。杭州局电商处处长王一晨说:“跨境电商的不合格率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说明我们的质量共治模式取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