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 更好 更便捷
——厦门检验检疫局改革创新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林 萌 李林川
11月6日下午,两个满载液晶模组的40英尺集装箱,从两岸客货滚装航线船舶“中远之星”轮上卸下,再“换乘”从厦门发出的中欧班列,运往匈牙利。这标志着台湾地区货物至欧洲的物流新通道——“台厦欧”海铁联运开启。此前,台湾货物到匈牙利以传统海运方式运输,全程耗时近40天,而“台厦欧”海铁联运方案全程可压缩至24天。
鉴于联运方案涉及海运、陆运、铁路多种物流运作方式,厦门检验检疫局全力配合,梳理作业流程,定制相应监管措施,确保各环节顺利有序。同时依托“单一窗口”实施关检“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压缩通关时间。
近年来,厦门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推进,口岸通关和报检手续不断简化,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依据世界银行评价体系进行的评估,2016年厦门市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40位的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厦门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让口岸通关环境变得更快、更好、更便捷。
“再也不用带着纸质材料到处跑了。”厦门外代报关有限公司的小陈说。自5月1日“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省时省事是报检企业最大的感触。
2017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强调,“没有质检信息化就没有质检现代化,也就没有过硬的质检技术来服务和监管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产业,”,要“继续推进‘互联网+质检’行动”。
厦门局辖区企业众多、业务种类繁杂、进出口贸易频繁,平稳推进“无纸化”改革需多措施联动,周密部署。对此,厦门局做好前期宣传,同时采用讲座等方式举办无纸化系统操作培训,直到企业报检员能够熟练操作。今年1-10月,厦门局共受理无纸化报检24.67万批,覆盖率达97.5%,累计为企业节省约2714万元、98万小时。
“鼠标一点,即时通关”。这是厦门局启用出境通关单自动签发工作,利用“互联网+”加快报检受理效率的实际成效。企业报检后,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对货物申报数据作出智能审核和风险评估,符合要求的货物自动完成通关单签发。与以往人工签发通关单相比,自动签发通关单平均每批货物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流转时间3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