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
“破壁”开路 维护权益
本报讯 (胡 阳 记者沈 洪)近日,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省WTO/TBT中心)发布的《广东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广东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直接损失额达到419.9亿元,占全国直接损失额的12.9%,基本保持2015年情势,比2014年下降73.4%;2016年该中心组织对WTO成员TBT通报评议的总数达27条,比2015年的16条提高了68.8%。这“一降一升”说明,广东省WTO/TBT中心组织的TBT联合应对体系协调相关政府部门、技术机构、企业三方互动,各展所长,在规避出口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同时,新兴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量也在不断攀升。为此,广东省WTO/TBT中心针对国际贸易“技术仗”涉及的社会各个层面,通过建立政府、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位一体的联合应对机制,加强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出口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动态。一方面,帮助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安全和性能指标,适应出口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评议工作,对明显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敢于发声,通过有关部门向相关国家或WTO表达企业的合理诉求,促使其修改或取消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将技术性贸易壁垒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各国之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战愈演愈烈,给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和较大损失。该《报告》通过详实的调查数据,揭示广东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所遭遇的问题,总结应对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对策,帮助出口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有34.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额为3265.6亿元,占同期出口额的2.4%。广东是对外贸易大省,也是全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16年广东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损失额达到419.9亿元,占全国直接损失额的12.9%,有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平衡车、无线通讯设备、玩具、服装、食品等产业先后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严重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