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举办“三轮摩托车质量潜规则专题研讨会”,对“农机质量万里行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会议邀请了质量专家、标准专家、法律专家和消费者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代表参加,就我国三轮摩托车产品盛行的质量违法潜规则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近年来,我国三轮摩托车违法生产销售现象屡禁不止,消费者投诉此起彼伏,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以三轮摩托车违反“生产一致性”为核心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机动车特别是三轮摩托车行业的顽疾,不仅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农机质量万里行活动”率先对三轮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会上,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了《正三轮摩托车生产一致性调查专题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正三轮摩托车行业企业普遍长期存在车辆超长、超重、超速等违反《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生产一致性问题,其中包括宗申、隆鑫、大江、大运、大阳等行业龙头企业,导致行业质量标准形同虚设,整个行业处于主观故意的系统性失信和系统性违法状态。在近三年的消费者投诉中,涉及违反生产一致性的正三轮摩托车型号超过20种,涉及消费者车辆达数百辆。
从2001年开始的10多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公安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发文要求整改,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2008年1月—2017年的《车辆生产企业及公告》中,共有超过19200多种摩托车车型(包括两轮和三轮摩托车)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经贸委、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通报,但是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从行业潜规则走向肆无忌惮的行业“明规则”,在宗申、隆鑫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诸多名牌厂家为了非法牟利,心照不宣,普遍采取“车辆合格证参数与实际参数不符”等偷梁换柱、掩耳盗铃等套牌欺骗手法,欺骗广大消费者和国家主管部门,三轮车行业违法违规状况从“坏车模型”效应开始,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这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几乎难以独善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