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耕耘珞珈山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十年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张 华
2月初的天府之国,空气中仍然透着丝丝寒意。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会议上,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大质量院)院长程虹教授带来的“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却让会场内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派春意融融的景象。
会场外,四川遂宁市委中心组学习的“讲座”邀请已经在排队等候,只等程虹讲课结束就从成都启程前往遂宁,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这样“受欢迎”的情形,程虹这些年早已习以为常,因为他知道,“受欢迎”的背后,是质量问题正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重点问题,是武大质量院在质量领域的品牌效应。
时间是奋斗者前行的刻度,是拼搏者筑梦的见证。2007年12月29日,武大质量院正式成立。十年来,他们始终坚信“使命的力量”,坚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农民工一样劳作”,用3650个日夜、87600个小时的付出与努力,在珞珈山下、东湖之滨谱写了一曲中国的质量之歌。
“武大质量院是我国最早在高等院校成立的质量专业院所之一。建院十年来,武大质量院高举质量旗帜,秉承‘质量第一’理念,聚焦质量发展研究和质量人才培养,勇于创新、主动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人才,为促进我国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十年奉献,值得敬佩!十年业绩,值得祝贺!”在该院成立十年之际,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如此批示道。
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开创质检总局与名校合作先河
2017年12月28日,武大樱顶。
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武大质量院建院十周年座谈会在该院召开。除了支树平作出重要批示,湖北省副省长周先旺,国务院原参事、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武大党委书记韩进等出席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