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有标准
江苏常州市天宁区国家级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
□ 张海涛 本报记者 蔡美萍
近日,江苏常州市天宁区茶山椿熙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94分的高分通过国家级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成为江苏省第一家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
“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于2014年4月被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记者了解到,天宁区作为常州市老城区,正面临老龄化加速发展的严峻形势,该区从2010年起率先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重点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入住难、活动难、就餐难、洗浴难、维权难等养老现实问题,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多样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区已逐步形成了具有天宁特色的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专业化和市场化并重、政府购买与社会服务互补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新模式,形成了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实践——形成特色——再提升”的良好机制。
为固化“五位一体”养老模式实践成果,进一步拓宽内涵,该区区委、区政府将标准化建设确定为天宁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最重要的实践载体。
为此,该区编制了《天宁区居家养老标准试点实施方案》,出台了《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激励和奖励制度》等文件,提高了试点参与单位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还先后制定了各项管理标准和制度。
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是试点工作的重点,也是实施推进标准具体化的前提条件。该区一方面向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学习取经;另一方面,依据已有的养老服务系列标准要求,仔细梳理内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了标准体系明细表。
在外部学习和内部梳理的基础上,对照《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阶段性要求,天宁区经过多次研讨,最终形成了“5+X”居家养老标准体系框架:即解决老年人日间照料的“床位”、老年助餐需求的“餐位”、老年洗浴难的“浴位”、老年人开展文体教育的“座位”、老年人法律维权的“席位”所涉及的所有事项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的标准体系包括33项服务提供规范、46项基础通用规范、29项服务保障规范。同时,该区还制定了所需的企业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对企标文本格式和程序进行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