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实现“五个标准化”
重庆市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单项审批平均时限较传统线下审批压缩一半以上
□ 甘国勇 本报记者 蒋维胜
目前,重庆市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构建了覆盖全市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流程、行政许可服务、行政许可受理场所和监督检查评价等5个方面实现“标准化”,单项审批平均时限较传统线下审批压缩一半以上。
审批时间缩减一半
近日,中国质量报记者赴重庆市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采访,前来办理相关事务的人员对于这里推行“一窗受理”、提升审批效率的称赞声不绝于耳。
“公司办理新项目施工许可证,只花了15个工作日,以前最快也要两个月,现在大大减轻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刚拿到新项目施工许可证的重庆融慧创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现在确实方便了,有什么需要修改的技术问题,当场我们就能了解,及时和部门工作人员沟通,审批报建、专家评审、批复结果都能在窗口完成,再也不会反复跑、多头跑了!”九龙坡区西彭镇某项目开发负责人对记者这样说道。
据悉,随着重庆大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工程“1+8”审批服务综合改革,九龙坡区出台了《社会投资项目“一窗受理”工作机制》,在重点并联审批环节实行所有建设工程领域报件“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领办协调”。
“项目申报人只需各个阶段在一个窗口申报,然后由该窗口牵头部门自行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审批监管科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在规划设计阶段,过去需要企业到每个部门提交资料,如今企业只需将所有资料交到建委窗口,再由建委与消防、市政、民防等部门协调办理审批事宜。
除了“一窗受理”外,该区还将评审会等“开”到了服务中心,让企业少跑路。2017年,在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召开的专家评审会就有40余场,涉及发改委、建委、质监、环保、农委等部门。
为确保“一窗受理”工作机制顺利开展,该区制作了《“一窗受理”跟踪监督服务表》,以准确掌握项目手续办理时限和进度,及时协调推进各部门并联审批工作。同时,还建立了《首问负责制》《缺席默认制》《超时追责制》等配套制度,保障审批环节“一路通畅”。
|